您好,欢迎访问宜兴市人民医院官网!

总机:0510-81550101、0510-81550102、0510-81550103

门诊服务台:0510-83055200、0510-83055201

患者服务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患者服务

【健康科普】避免胃肠术后并发症,从“肠”计议

发布时间:2025-08-29 浏览:1339 次

一场成功的胃肠手术,好比一场精彩的足球赛,外科医生完成了漂亮的“射门”,但真正的“胜利”还需要一位可靠的“守门员”——科学合理的术后营养管理。它不仅是恢复体力的后勤保障,更是预防吻合口瘘、感染、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战略防线。

一、 为什么术后并发症“偏爱”营养不良者?

手术创伤使身体进入高分解代谢状态,如同一座城池被围攻,急需“粮草”和“建材”来修复城墙(组织)、制造武器(免疫细胞)。若此时营养供给不足:

1.蛋白质缺乏直接导致组织水肿、愈合不良,最危险的吻合口瘘便由此埋下祸根。

2.免疫系统需要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来生成抗体和免疫细胞。营养不良时,身体防御力骤降,感染风险(如肺炎、腹腔感染)大幅上升。

3.能量不足,肠道蠕动无力,极易导致肠梗阻。同时,患者虚弱,无法早期下床活动,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和肺部感染的风险。

因此,术后的营养支持,绝非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“雪中送炭”,是预防并发症的基石。

二、 营养如何守护“吻合口”的安全?

吻合口是外科手术的连接点,也是最脆弱的环节。它的安全愈合需要两个条件:

1.充足的优质蛋白质(如乳清蛋白、鱼肉蛋白),它们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必需原料。

2.避免过早通过粗糙食物造成物理损伤,或因腹胀增加张力。

三、 制定并发症防御体系的营养规划方案

1. 防御第一关:感染

确保每一餐都有蛋白质来源,同时保证摄入维生素A、C、锌以及优质蛋白。可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(如橙汁、猕猴桃泥)和含锌食物(如肝泥、瘦肉泥)融入日常饮食中。

2. 防御第二关:肠梗阻

补充适量膳食纤维及充足水分。早期:在医生指导下,于半流质饮食阶段引入可溶性膳食纤维,以此促进肠道蠕动。全程:保证每日摄入足量水分(1500 - 2000毫升),进而软化粪便。切记:干食和流食分开食用,防止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冲淡消化液。

3. 防御第三关:肌肉流失与虚弱

搭配足量能量与蛋白质。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,把一日所需的营养分散到6 - 8餐中,如此一来,既能减轻身体负担,又能提高营养吸收率。同时,提高食物的能量密度,在粥和汤里添加蛋白粉以及少量植物油,在不增加食物体积的前提下提升热量。

四、必须避免的“营养误区”

1.迷信“白粥养胃”:营养单一,几乎全是碳水,是“无效营养”的代表。

2.浓汤“大补”:汤里多是脂肪和嘌呤,营养密度低,反而增加油腻感。

3.盲目进补: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膳(如人参、当归),可能干扰凝血或刺激肠胃。

4.害怕“发物”:现代医学无“发物”之说。鱼、肉、蛋、奶正是伤口愈合最需要的“优质蛋白”,只需做得软烂即可。

术后康复,是一场需要医、患、家属携手打赢的战役。外科医生解决了病灶,而后续的康复质量,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营养管理这只“看不见的手”中。从“肠”计议,就是用科学的喂养,为身体筑起最坚固的防线,将并发症的风险降至最低。(张婷霞)